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及应用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多家科技巨头纷纷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产业链配套体系日渐完善,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据行业预测,2025年或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之年,国内供应链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在技术层面,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其智能化与自主性根基在于AI大模型、3D视觉技术,以及操作系统、控制算法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近年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的自学与决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硬件构成与材料科学进步也为人形机器人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印发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加大柔性屏、超级摄影、超级快充、人工智能助手、端侧大模型、跨屏跨端互联等软硬件功能开发,增强人机交互便利性,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广阔空间。
多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建设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率先落地,探路人形机器人的标准化和产业化。这些创新中心的建立,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提供了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需求
随着劳动力减少和人工成本持续提高,人形机器人具备持续增长的确定性需求。在工业生产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执行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危险或对精确度要求高的环境中,人形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减少工伤事故。此外,人形机器人在仓储物流、特种领域等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消费领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形机器人可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交流陪伴等服务,有效识别老人身体状况不适等问题并及时提醒家庭成员或医护人员。同时,人形机器人还能完成各种家务劳动如烹饪、清洁等,让人们从繁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
四、应用案例
工业生产:优必选科技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在东风柳汽的总装车间中进行工作,执行包括门锁质检、车灯盖检测、安全带检测以及贴车标等任务。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也在其工厂中承担起了搬运和电池分拣等工作。仓储物流:全球物流服务商GXO Logistics与Agility Robotics签署了多年期部署协议,开始在GXO的物流运营中部署Digit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专为物流工作而设计,旨在在人类空间中安全工作并帮助完成各种重复性任务。家庭服务:虽然家庭服务机器人尚未全面普及,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已经有部分产品开始进入家庭市场。这些机器人可以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提供陪伴服务等。
综上所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共同推动下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人形机器人概念主力净买入过亿前五家个股:
第一家、三花智控(7.77亿)
公司的主要业务涵盖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两大领域。公司主打产品包括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微通道换热器、Omega泵、热力膨胀阀、电子水泵以及新能源车热管理集成组件等。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制造商和领先的汽车空调及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供应商,“三花”牌制冷智控元器件已享誉世界,与全球众多车企和空调制冷电器厂家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公司专注于机电执行器的研发,全方位配合客户完成产品研发、试制、迭代,直至实现量产。同时,为配合客户的量产目标,公司正积极规划机电执行器的海外生产布局,以迎接“机器代人”时代的到来。
第二家、卧龙电驱(7.61亿)
公司主营电机及控制、光伏与储能、工业互联网等业务。主要产品涵盖高压、低压及微特电机与驱动,以及电池和贸易。公司在中国、欧洲、日本设有电机与驱动控制的研发中心,并在上海成立了中央研究院,构建了统一的产品研发平台。该平台专注于电机与控制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已获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家用电机控制技术、大功率驱动技术、高效电机及永磁电机等领域,公司研发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产品达到国际水准。此外,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领航者2号”的关节模组。在人形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还致力于场景应用开发及推广,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积累的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煤矿、应急救援、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
第三家、蓝思科技(5.85亿)
公司主营智能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的结构件、模组及整机组装业务。其主要产品涵盖智能手机与电脑类、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以及其他智能终端类。公司已自主研发并量产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无人搬运机器人、智能复合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凭借在新材料、结构件、触控模组、指纹模组、显示模组及精密组装方面的能力,蓝思科技能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务。结合公司丰富的生产应用场景和自动化需求,形成了产品集成和生态闭环。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并有专门团队致力于人形机器人关节、躯干、头部壳体及面罩等结构件、模组的研发。近期,公司已批量下线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预计明年将率先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组装和规模量产。
第四家、汉威科技(3.59亿)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传感器业务、智能仪表业务、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居家智能与健康以及公用事业。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以及各类智慧系统解决方案,如智慧安全、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参股了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6.48%。据公司官网介绍,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柔性感知产业的领军者,专注于提供柔性智能感知解决方案,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全面的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第五家、上海电气(2.21亿)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涵盖四大板块。新能源及环保设备板块主要涉及设计、制造和销售核电核岛设备、风电设备和大型铸锻件等重型机械设备,并提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电站环保、污水处理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高效清洁能源设备板块则专注于燃煤及燃机设备、核电常规岛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工业装备板块涵盖电梯、机械基础零部件、电机、机床、其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并提供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现代服务业板块提供电力和其他行业的一体化工程服务、金融产品、国际贸易等功能性服务。此外,上海电气旗下的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已成功向客户交付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减速器轴承样件。
